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“心態若改變,態度跟著改變;態度改變,習慣跟著改變;習慣改變,性格跟著改變;性格改變,人生就跟著改變?!?/div>
我們所追求的幸福,并不完全依賴于外在的因素,而是以我們對外界的態度為轉移。
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,人生幸福與否的廟門,不是我們獲得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,而是在于你的心態。
心態影響了你投入生活的精神狀態,以不同的精神狀態對待生活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現實。
做個內心有光的人
心里的光,是一種智慧的修煉,一種本真的保持。
好心態是一種智慧,就像《菜根譚》中說“性躁心粗者,一事無成;心和氣平者,百福自集?!比松蝗缫馐麓蟀?,我們無法控制、改變自己的遭遇,一個聰明人卻可以通過轉變自己的心態達到改變生活的目的。
一個內心有光的人,一定是個智慧的人。內心的光是柔和的,是對自己情緒的控制。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,用微笑代替生氣,用努力代替抱怨。當你覺得世界對你不公時,不妨想一想,可能是你做的不夠。
任憑雨注,總有天晴時。經歷奔波流離,風波苦痛,不抱怨生活,不苛責自己,默默點亮一盞心燈。經歷過再多的風浪,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,對未來充滿向往。
一個內心有光的人,一定是個溫暖的人。內心的光是熾熱的,是對他人的寬容。忍讓寬容不是窩囊,而是成熟后的豁達。退讓一步不是沒用,而是遇事后的達觀。
以寬容點引寬容,以溫暖傳遞溫暖。只有當你內心亮起來時,別人才可能為你亮起燈,世界才可能有光明。
一個內心有光的人,一定是個純真的人。內心的光是干凈的,是對得失的坦然。風力掀天浪打頭,只須一笑不須愁。世事紛亂,本心不能丟。
不過,追求這些身外之物要在“良知”的指導下進行,倘若為此失去了本心與良知,就如同大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,容易釀成大患。
心里有光的人,容得下萬物,不亂于心,不困于情,不纏于物。在人生旅途上,一邊溫暖,一邊照亮。愿你心里有光,當世界暗下來時,照亮自己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