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智若愚,語出《老子》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”。形容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,表面上看好像愚笨。宋·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《賀歐陽少帥致仕啟》記載:“大勇若怯,大智若愚?!?/div>
淡泊明志,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《淮南子:主術訓》,諸葛亮的《誡子書》也有引用:“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?!?/div>
“淡泊”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,《老子》就曾說“恬淡為上,勝而不美”。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,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。
滴水穿石,貴在堅持。
水滴石穿,語出宋·羅大經《鶴林玉露·一錢斬吏》:“乖崖援筆判曰:‘一日一錢;千日千錢;繩鋸木斷;水滴石穿?!睗h·班固《漢書·枚乘傳》中記載“泰山之溜穿石,單極之綆斷干。水非石之鉆,索非木之鋸,漸靡使之然也?!北扔麟m然力量比較小,但只要目標專一、持之以恒、堅持不懈,就一定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。也作“水滴石穿”。
滴水穿石,貴在堅持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
厚積薄發,以柔克剛。
厚積薄發語出蘇軾《稼說送張琥》:“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,吾告子止于此矣?!币馑际墙涍^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,施展作為。
以柔克剛的態度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。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,順其自然,萬物相生相克,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,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。
大道至簡,淳樸自然。
大道至簡,是中華道家哲學。
道在中國哲學中,是一個重要的概念,表示終極真理。此一概念,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、儒家等所重視,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。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,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。所謂真傳一句話,假傳萬卷書。